【PPP微感言】决心与未来
来源:PPP导向标
2017年PPP领域最让我感叹的是PPP资产证券化的高效政策落地
许敏慧,浙大网新建设投资集团投资总监兼投资发展部负责人,浙江省金融研究院PPP研究中心副主任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证监会共同发布的《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6〕2698号,以下简称“《2698号通知》”)以及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关于规范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资产证券化有关事宜的通知》(财金〔2017〕55号,以下简称“《55号通知》”)等文件出台开始,到2017年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同步发布《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通知》并于同年10月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支持证券的挂牌条件确认指南和信息披露指南》(以下简称“《确认指南》”)以来,财政部、发改委、证监会等集中发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操作指引不断优化、规范PPP资产证券化,2017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时隔10年修订《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首提项目收益权质押的可行性,对PPP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有了更合规的解释。
从2016年12月21日《2698号通知》出台至2017年3月15日网新建投-庆春路隧道PPP项目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等首批PPP资产证券化发行成功再到2017年10月19日《确认指南》开始实施,从政策发布到实战落地再到规范性文件出台,仅用时10个月,“中国效率”不可谓不快。高效落实政策和项目,除了为PPP资产证券化创造政策红利,指明发展方向,也展现了中央政府推进落实PPP资产证券化异常强大的决心与信心。PPP资产证券化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远,只有制度谋划在前,才能实现规范发展。
欣慰、心疼、期待
丁爽爽 中国建设银行
2017年最让我欣慰的是研究PPP的人多了,理解PPP核心要义的人多了,PPP不再是遮着面纱高高在上的仙女,她走进了高校课堂,走进了银行资产负债表,走上了谈判桌,在争议、探讨、实践中不断成长;最让我心疼的是,她几乎独自承担了拉动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之不能承受之重担,她要适应国内现状,要与各地政府和投资人周旋,要尽可能博得银行的垂青;最让我忧心的是,当她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却被一连串的棍棒打回深闺,没有稳定的政策预期,她举步维艰;最让我期待的是,当理性回归市场后,顶层设计者(PPP条例、公共事业费价改革、合理的资本金制度等尽快落地)、地方政府(拿出好PPP项目、真PPP项目)、投资人(专业的运营商、优秀的民企望可崛起)、金融机构(做真正的项目融资、做负责任的金主、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商)能够共同呵护她,做她的命运共同体。
PPP融资遇到的问题与未来
赵明娟 山西晋财惠晋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我们从2016年9月开始参与PPP项目,广泛与合作方进行对接,推动成立了山西财惠工银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山西财惠晋商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支PPP融资支持基金总规模30亿元。同时,开展了大量设立方案撰写、谈判等工作。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如下感想:
一、PPP融资遇到的问题
PPP融资支持基金设立的困难:一是基金采取认缴制,所投资的项目不确定,基金的退出也不确定,大部分的银行无法立项。二是银行授信额度和杠杆比例限制。2017年以来,银行不良贷款屡创新高,银行控制信贷投放额度。央行及证监会为了管控风险,严格控制基金杠杆比。山西省PPP融资支持基金的杠杆比为1:9,大部分银行都无法做到这么大的杠杆比。经过努力后,只有工行、晋商行可以突破设立子基金。三是基金的期限与PPP项目的期限不能匹配,存在时间错配与资金错配问题。
项目投资的困难:一是在组成联合体参与PPP项目投标或是组建项目公司时,有限合伙基金无法直接作为显名股东参与项目投资。二是银行立项走流程前是以项目公司为主体进行报批的,但是在项目公司没有成立前提下,银行无法走流程,更无法得知是否可以投资该项目。但是组建项目公司的前提,又是拟投资股东的确定。这就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无限死循环中去了。三是在基金退出环节,大部分的银行要求提供担保及强回购等保障退出方式。
二、PPP融资未来怎么做?新的架构怎么搭?
一是扩大融资范围,多渠道多角度进行融资。二是基金应以有限合伙型为主,契约型为辅的方式设立。三是探索出一条同时可满足各合作方的退出方式。四是以创新的方式推动项目公司的组建。
今 日 观 点
随着最严PPP政策的出台,强调合规仍是主基调。一套组合拳的出台,让很多人误以为PPP项目到此为止了。实际上,各部委均只是老调重弹,恰逢一处而已。但是严格的入库标准、退库规定、严厉的监管手段却保证了2018年以后的PPP项目走上了逐渐规范的华山一条路。随着央企相关政策的收紧,PPP市场的收益率逐渐回归理性。随着市场上项目越来越多,而合格社会资本越来越少,双方市场地位的变化,使社会资本获得了真正的平等资格并开始要求合理利益。而双方对风险分担的关心将进一步提升整个市场的合同管理能力,使得PPP项目承担风险与获得的收益逐渐相适应。
——曹珊 建纬律所
来源:中国财经报
上一篇:安徽省2017年度PPP工作总结
下一篇:湖北省2017年度PPP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