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365bet新网址

九镇“掌门人”聚首枫泾古镇,研讨特色小镇发展之路

作者: 发布于:2017-12-21 17:09:39 来源:PPP知乎

  来源:上观新闻,弘鲲咨询


  编者按

  特色小镇的生命力是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安居乐业,一镇一品,一品一业,一业特强,这是特色小镇发展的灵魂。小镇定位必须基于既有的基础(基础是多方面的,目前具备几个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投资方来创造,哪些需要政策支撑,这些都需要提前考虑清楚),完全无中生有的可能性很小。产业、居民、小镇、村落、资本要有机统一。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PPP的过程中,不要过高指望投资方、社会资本完全无中生有的能力。总之,没有产业和就业的特色小镇,都是变相地搞房地产开发,不可持续(弘鲲咨询公司董事长叶继涛)。


  九大“掌门人”聚首枫泾古镇,研讨上海特色小镇创新发展之路
  当好城乡融合的“连接点”,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张斌


  近日,由解放日报区域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枫泾镇人民政府承办的首期上海特色小镇思享会,在金山区枫泾古镇举行。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何万篷,第二批特色小镇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济邦投资董事长张燎带来他们对于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解和思考。浙江云栖小镇管委会党委副书记汪楠分享了云栖小镇做强特色小镇的经验。上海9个特色小镇领导交流探讨了对于小镇发展路径的思考。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资源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平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为新时代特色小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6年,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上海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绿色生态宜居的特色小镇,使之成为上海城乡融合的重要载体。目前,上海市共有枫泾镇、朱家角镇、车墩镇、罗泾镇、安亭镇、庄行镇、吴泾镇、新场镇、东平镇9座小镇,进入了住建部公布的特色小镇名单。


  当前,市委要求全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是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解放日报与9个特色小镇联合发起上海特色小镇思享会,就是希望以此贯彻市委重要部署,通过搭建特色小镇思考交流的平台,以“选择与突破·创新发展之路”为主题,畅所欲言式的研讨,按照“三个导向”,共同交流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各方的需求和所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特色小镇的突破之道。经过集思广益,此番形成了上海特色小镇发展的几点共识,9个上海特色小镇联合发布《枫泾共识》,表示今后将互相启发、抱团发展。


  枫泾共识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不仅需要大城繁华,也需要小镇美丽。今天,在“吴跟越角”的枫泾古镇,我们汇聚一堂、共同研讨,共担上海市郊乡村振兴的责任,共同探索上海国际大都市周边小城镇创新协调发展之道。


  我们9个国家级特色小镇今天在这里达成六点共识:


  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全域更新,全方位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百姓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特色小镇建设,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条件,尊重现有的小镇历史风貌和乡村肌理,注重传统文化和小镇精神的传承,不推倒重来、不贪大求全、不另起炉灶;


  特色小镇建设,要始终注重“特色”建设,比如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风貌等,不能“互相山寨”、不能“千镇一面”;


  特色小镇建设,要主动承接中心城区功能转移,主动参与大都市群的功能分工,既要发挥好“城”与“乡”之间的节点功能,也要处理好与周边小城镇群落的有机联动关系;


  特色小镇建设,要注重打好“底色”,那就是要达成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把“三生”空间融为一体,打造新型社区空间,能够承载人们的幸福生活和工作;


  特色小镇建设,要避免陷入“圈镇造特”、避免“依样画葫芦”,而要尊重城镇建设的科学规律,创造条件让其“自然生长”。


  从今天起,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携手共进,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在服务长三角经济带的国家战略中,让一座座美丽的特色小镇崛起在上海城郊,成为都市人的“梦想家园”。


  案例分享——云栖小镇:“云”上创新创业的高地


  在这场思享会上,来自浙江杭州的云栖小镇管委会党委副书记汪楠应邀进行了案例分享,讲述他们七八年来曲折而充满惊喜的实践。


  云栖小镇,位于杭州西湖区,称得上是浙江特色小镇发源地。2002年,它的前身还是个传统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27平方公里。2011年,园区完成全部的土地出让和基础设施建设,但也并没有大的发展空间。也是在这一年,这个园区开始了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挂牌成立浙江省第一个云计算产业园。2013年,园区与阿里云达成了战略合作,提出并开始实践打造全国第一个云产业生态小镇——云栖小镇的构想。


  “云栖小镇的名字,我们最初是在私底下叫了两年时间。”汪楠透露,“云栖”这两个字,源于5公里外的“西湖十景”之一的云栖竹径,那是一个游客不太多、特别幽静的所在,正好符合云产业创业者的心理状态,而且,“云”字呼应了云产业,“栖”则是表达了栖居的意思;“小镇”这个后缀,也是经过了反复的思考和选择,是这个产业平台的重要形式,相比“谷”、“园区”等字眼,“小镇”形态满足了创业者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汪楠介绍说,云栖小镇在建设过程中主要有5个做法,分别是集聚一批创新创业的代表人物、发展一个高端新兴产业、坚持一个特色运营模式、构建一个全新的产业业态、打造一个世界级的云栖大会。


  人才在哪里,产业就在哪里。云栖小镇通过平台引才、政策引才、环境引才、情怀引才,成功集聚了全国70%以上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工程师,成为了全球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领域人才的摇篮。


  在产业方面,云栖小镇抢抓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发展的有利契机,紧紧围绕四大产业生态,大力引进以云计算、大数据为特色的高端信息产业项目,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这四大产业生态分别是阿里云产业生态、卫星云产业生态、物联网芯片产业生态、智能硬件创新生态。2016年8月1日,阿里云正式入驻云栖小镇办公,吸引了政采云、数梦工场等一大批云产业生态项目落地。


  从运营模式上讲,云栖小镇充分发挥政府、名企、创业者三者的主体作用,各尽所能、各司其职,高效联动、合力推进,以大产业、大平台、大生态赋能创新和创业,激活创新要素,形成集聚效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栖小镇还在全国首创了政府和企业“1+1”的政策扶持机制,除了政府的各种扶持,阿里云等龙头企业也纷纷输出要素扶持,让“大企业成为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平台”。


  如今,云栖大会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云计算大会。2009年,第一届云栖大会还只有400人参加。到2015年,规模已达到2万人,2016年则达到了4万人,2017年更是吸引了全球67个国家地区450家科技企业、6万人来到现场参会。“许多年轻人带着渴望的目光,在大会现场的外围转悠”,这充分展现了这个产业的活力和吸引力。


  最初,云栖小镇只有20多家企业抱团取暖,但现在,这里已经集聚了600多家企业,涉“云”年产值超过了100亿元,未来,则有望通过三五年努力达到了300—500亿元。


  特色小镇进行时


  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应该是特色小镇的“底色”


  金山枫泾镇党委书记张斌:


  枫泾镇较早就开始了特色小镇探索。目前,枫泾正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古镇、产业、社区、乡村”四大更新为内涵,推动实现存量资源的改造改善、转型升级、功能完善和环境优化,从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令人向往的江南“美丽小镇”。同时,响应国家“双创”的号召,枫泾提出了“众创+小镇”的特色发展之路,充分利用上海大都市科创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融合“科创、文创、农创”众创于一体,为创业者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不断激发小镇创新创业活力。


  枫泾在实践路径上与云栖小镇有所不同,云栖小镇是一个产业平台和空间的概念,是“+小镇”的模式,而枫泾特色小镇则走的是“全域更新”路子,是一种“小镇+”模式,可以包括若干个“+小镇”的特色产业平台,但首先注重的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全面更新,注重以人民为中心,最终让百姓有明显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生产、生态、生活有机融合,应该是特色小镇的“底色”。


  松江车墩镇党委书记曹雷军:


  车墩要打造的是影视特色小镇,这在以前就有深厚的基础。最近,上海“文创50条”又进一步在顶层设计上明确,“上海影视产业‘1+3+X’的发展格局当中,松江要建成大型高科技影视基地,助推松江影视产业进入快车道……成为全国大型综合性高科技影视基地和影视拍摄取景类特色功能区,同时打造全国影视产业的重要基地和领跑者。”与此同时,松江区委也提出了,要在车墩地区建一个松江科技影都。这是规划引领,是重要机遇。


  接下来,在市里和区里的支持下,车墩镇将朝着全国影视产业高地快速迈进,产业特色越来越鲜明,越来越集聚。与此同时,车墩对“三生融合”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亟需补短板。最近,车墩镇正在全力补“生态短板”,这两年动迁总量和清拆污染企业总量均占到了全区的50%以上,同时,还在生活配套上高起点规划建设,满足本地居民、旅游人口、创新创业人才的生活需求。


  青浦朱家角镇党委书记高健:


  朱家角镇跟枫泾镇一样,本来就具有一个特色,我们都是传统的江南水乡古镇。这个特色,来之不易。时间回溯到30年前,江南水乡古镇还遍地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围绕朱家角的发展,也有过一场大讨论,那就是到底要不要把古镇拆掉,重新建一个新镇。最后,保留古镇的想法占据了优势。所以,才得以在上海这个地方,把为数不多的江南古镇保护传承下来。现在,朱家角旅游人次每年都以百万级在增长。去年,朱家角旅游人次达到了580万,今年估计要超过650万人次。


  建设特色小镇,不能急,不能冲动。正是因为对原始古镇风貌的保持,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奠定了朱家角新一轮的发展基础。接下来,朱家角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要耐得住寂寞,同时,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逐步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为发展优势,水到渠成。闵行吴泾镇党委书记杨其景:


  地处黄浦江第一湾的闵行吴泾镇,要建设的是科技时尚小镇。现在,我们这里有个“五谷丰登”的说法,比如金领谷、联东U谷、莲谷、梦谷等。目前,金领谷科技产业园投入运营,中兴智汇和联东U谷等运营团队已引入一批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科技和时尚类企业入驻,与交大和清华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也已形成初步意向。梦谷已基本实现了向文创和体验功能为主的转型……2017年,科技和时尚服饰两大主导产业税收预计将占全镇税收的80%,吸收就业人数接近三万人。


  吴泾镇为什么定位“科创+时尚”特色?这里方圆37平方公里,境内落户了上海交大、华师大、紫竹科技园、大飞机公司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具有天然的科创优势,但鲜为人知的是,镇里一条路上还分布了3家百亿级的服装企业,今年的上海时装周还移步到了吴泾镇的黄浦江边,这里打造“科技时尚小镇”可谓水到渠成。接下来,该镇将主要做两件事,“扫地”和“种树”,一方面扫除心中落后陈旧的观念,一方面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2016年我们用三个月时间拆违160万平方米,同时,我们还将努力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嘉定安亭镇党委书记陆强:


  安亭作为一个汽车产业特色的重镇,去年的规上产值,如果把大众公司加进去的话,我们达到了3300亿元左右。所以,特色小镇的建设,我们还是从汽车产业入手。在原有的基础上,现在安亭已经是国内汽车产业优势最完整、优势最强的一个地区,包括汽车研发设计、汽车生产制造,以及汽车文化运动、汽车教育培训等。这几年,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发展,主要表现在汽车的电动化、共享化、网联化。


  在这“几个化”的背景下面,我们想打造的特色小镇,就是以汽车未来为主题的一个特色小镇。安亭镇特色鲜明,将在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的同时,瞄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需求更大突破。上海的9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各具特色,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九胞胎”,但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更多顶层设计上的支持,形成“一镇一策”,毕竟各镇的实际和诉求都不一样,面临的瓶颈障碍也不太一样。


  奉贤庄行镇党委书记盛梅娟:


  因菜花节而闻名的庄行镇,要打造的是“农艺特色小镇”。庄行镇也位于黄浦江沿岸,我们现在提出:“有花,有米,有农,有艺,有浦江;有文,有旅,有休,有闲,有田园。”2008年,庄行镇打造了一个“菜花节”,然后陆陆续续形成了春赏菜花、夏食伏羊、秋品新米、冬看民俗的一年四季的农业节庆。但按照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求,这还是一个粗放型的基础。


  2015年开始,在奉贤区委的重视下,庄行镇在四季节庆的基础上,转型打造一个以田园综合体为主体的农业公园建设,方向是“吸引工商资本,植入城市文明,挖掘农耕文化”。我们将探索农村“三块地”试点,提高农民的获得感,以减量化方式回购集体建设用地,以宅基地置换的方式让农民集中居住,以连片成块的方式推进农地流转。我们这个农艺特色小镇,集“三生融合”、农业艺术为一体,称得上是郊野公园的升级版。


  浦东新场镇党委副书记蔡笑峰:


  新场,成陆近1300年历史,建镇800多年历史,因下砂盐场南迁建新的盐场而得名,民间有“十三牌楼九环龙,小小新场赛苏州”的美誉。今天,新场这座都市古镇正焕发新的活力,成为一个更新之场,所以我们更喜欢把“新场古镇”称为“古镇新场”(old town,new place)。《色戒》、《叶问》、《国民大生活》 等10多部热播的影视剧,都在新场古镇取过景。也因为“201314”(谐音:爱你一生一世)的邮政编码,以及一年一度的上海桃花节,很多年轻人喜欢到新场这个爱的小镇体验微度假、慢生活的乐趣。


  从新旧结合、古今融合的角度出发,新场提出了“文创小镇”的建设目标。新场的特色小镇建设,将以人为本,在坚守中传承;因地制宜,在发展中求创新;规划先行,并在统筹中推进。在空间布局上,新场提出了“一核二带三圈层”的全域发展格局,即以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开发作为核心,沿着大治河生态走廊、东横港文化创新走廊两条空间带,向外延伸到全域,形成三个圈层。最内圈是历史文化圈,重点聚焦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区1.48平方公里;中圈是产城融合圈,最外圈是郊野生态圈,推动郊野公园和美丽乡村建设,优化生态环境。


  宝山罗泾镇镇长杨辛:


  作为上海陆地部分最北面的一个镇,罗泾镇要打造长江口的绿色小镇。罗泾在宝山算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镇。首先,它非常干净,吹的风是从江上过来的。其次,我们这边有两个水库,曾经供给了上海市30%人口的饮用水。再次,罗泾有连片的良田,我们这儿产的大米曾经连续6年评到上海金奖。另外,罗泾还有1000亩的长江大闸蟹,品质非常好。


  我相信,把生态和环境做好了,一定会有新经济兴起。目前,罗泾正在全面梳理规划,提升公共配套,培育“冷链、高端食品”的特色产业。不过,我觉得,在高起点的公共配套上,市级部门还要加大倾斜力度,毕竟一个镇的实力是有限的,太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建一座好学校或大医院。另外,从建设资金投入上来说,要吸引大的企业和财团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但特色小镇不要完全依赖市场资本。


  崇明东平镇人大主席沈辉:


  东平镇很有“特色”。首先,在上海地区所有的乡镇里面,我们东平镇算是年轻的,2008年成立。第二,到目前为止,东平镇没有农民,是个没有农业、没有农村的乡镇,这也算是一个特色。第三,我们119.7平方公里的空间范围,是原来光明集团旗下8个崇明农场当中的4个农场管辖的空间。这一片土地,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围垦出来的,当年上海八万知青在这里贡献了青春,洒下了热血。


  现在,崇明提出了要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目标,对于我们东平镇来说,就是要围绕这个目标、坚持生态的理念,发展生态产业。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当中,东平镇还将大力传承农垦文化,这是我们的优势。


  专家建言


  何万篷:特色小镇建设,要兼顾丰富性、多样性、包容性


  “从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向浙江学什么?”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何万篷表示,仔细研究浙江这些年的发展,会发现他们一直在向国际最高水平看齐,比如先进制造业,先学习意大利,后来学习德国,服务业先学我国香港,现在学新加坡,科技创新方面则学以色列、美国,“我们要向浙江学习的,首先是这种学习精神”。


  何万篷还介绍了法国、日本、美国的几种特色小镇模式。比如法国,早在2004年就开始建设特色小镇,到现在为止一共有71个,叫竞争力极点,大致的意思是“小范围、短时间、强投入、细分工、快出效果”。而日本则提出了结构性创新,这当中有重要一点是地方经济活跃化,或者叫地方创生,也就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意思,在这个特殊的地方,给它特殊的政策、特别的机制。何万篷坦言,自己个人是把特色小镇理解为一个制度创新。


  他认为,美国蒙大拿州的波兹曼模式,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个小城位于黄石国家公园正北70公里,原来属于穷乡僻壤,只有生态景观资源,但后来导入交通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城市级的公共服务+郊野公园级的旅游资源”,把大量的旅游观光人口转化成了创新创业人口,每年导入的科创人口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它的核心要义,就是“有风景的地方兴起新经济”。


  对特色小镇的具体实施路径,何万篷提出了“引、流、留、转、加”5个字的建议。第一个是“引”,就是吸引力的意思,“不管哪个特色小镇,你要给我一个到这里的理由”。这个“引”要面向三类人:本地居民、企业公民、外来游民。同时,要以人为本,让大家很方便“流”进来,然后留下来。市场经济归根到底是流量经济,流量经济你要让它快速地流,很乐意地留下来,流留结合,以流促留。以流动的流,促进停留的留,然后在这里转化身份,变成创新创业的人口。最后一个是“加”。你光把人引进来,流进来,留下来,转化了,你还要再加三样东西。区域经济发展到最后一定是要加上三样东西或者说是原动力,一个是科技,一个是时尚,或者叫美好生活,还有一个是金融。


  同时,特色小镇建设,还要注意避免系统性一致和单一化。何万篷认为,系统性一致,就是最后“九镇一面”,没有特色。同时,他还担心特色小镇太单调,做成单一业态。“业态纯化,最后必然导致功能退化。”最好的方法是混序,它是多元、丰富、多样化的,最后相对有个主导、主打,所以叫混序。特色小镇很有意思,从产业经济学去看,它是一个竞争力集群;从管理学的角度,它是各种各样治理的创新;从人口学的角度,它是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在这里共建、共享、共治。特色小镇建设,一定要把丰富性、多样性、包容性做到底。


  张燎:“特色小镇建设,政府要松手、但不要撒手”


  在这场思享会上,作为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济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燎对上海9个特色小镇进行了点评。在他看来,这些小镇都在各自的资源禀赋下想办法,十分不容易。比如,枫泾镇强调小镇更新,车墩镇影视产业特色鲜明,尤其有市里面的支持,有比较高的定位,而朱家角走到今天比较强调市场驱动。吴泾镇被纳入了市中心范围,是要“市中心开出一朵新的花”。安亭是老树发新枝,它是很老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发展起来的汽车镇,怎么在新的特色小镇基础上面,还能长出新的枝桠?而庄行是农业镇,要在农旅田园方面在做深度的创新。新场镇,强调的是古今结合。罗泾镇,还需要进一步凸显江边的特色。东平是崇明生态岛上一个新镇的打造。几十年来,上海的城镇建设,是一个螺旋形上升的过程。


  他表示,在参加全国特色小镇的评选过程中,专家学者们形成了几个共识。那就是,要建好特色小镇,必须要把几个矛盾解决好。一个是保护和创新,这个主要在空间上,关于村镇风貌上的保护,要避免大拆大建。既要有保护,又要有更新,还要有一定的结合特色产业导入的创新。这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那么,特色小镇建设就比较有底蕴。


  第二个是人的矛盾,原住民和新引入的新居民或者说游客的矛盾。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做得比较好的特色小镇,往往在这方面处理得比较好。


  第三个就是特色产业和原本的资源禀赋的矛盾。特色小镇在搞特色产业导入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原有的资源,要把小镇本身的产业禀赋、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的定位和导入结合起来,这个一对矛盾,必须需要解决好。


  最后一个是开发的方式,市场和政府的边界如何界定?政府不能全部大包大揽自己干,一干不好,二也忙不过来。但对于市场力量,既要引导,也不能完全撒手。要松手,但不要撒手,这是一个大方向。


  对话枫泾


  “上海的特色小镇,要像葡萄一样串在一起”


  作为此番思享会的东道主,枫泾镇党委书记张斌较早就开始了上海版特色小镇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了不少具有启发意义的想法和建议。在思享会举行的间隙,笔者与张斌展开了一番对话——


  笔者:据说,关于上海特色小镇建设,您有一个形象的“土豆论”,可否具体介绍一下?


  张斌:我认为,上海的9个特色小镇不应该“像土豆一样堆在一起”,而应该“像葡萄一样串在一起”,有机生长,互相支撑,遥相呼应,各具特色,成为城与乡之间的连接点,当好城乡融合的“中转码头”,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笔者:说到乡村振兴,您认为特色小镇建设在上海城乡融合发展中到底应该起什么作用?


  张斌:有专家提出,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而特色小镇建设正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所以,特色小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是相辅相成的。认识三农问题,核心是要了解农民的需求,农民最需要什么。就业、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障,是农民的四大基本需求,而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满足,需要小城镇的平台得以实现,就好比满载着基本公共服务的船驶向农村,但无法靠岸,这时就需要一个节点性的码头停靠,这个码头就是小城镇建设。所以,我把特色小镇比作是城乡之间的“连接点”和“中转码头”。


  笔者:特色小镇建设,与小城镇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吧?


  张斌:2016年10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特色小(城)镇包括特色小镇、小城镇两种形态。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


  也就是说特色小镇分成两类:一类是承载产业发展背景下的小镇建设。另一类是完善城镇发展背景下的小城镇建设。


  特色小镇是承载产业发展背景下的小镇建设(基于块状经济建设:“+小镇”模式)。《指导意见》明确这类特色小镇是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城镇是完善城镇发展背景下的小城镇建设(基于建制镇建设:“小镇+”模式)。《指导意见》明确这类特色小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我们认为,这类特色小镇可以在建制范围内由若干个块状经济区域组成。比如,枫泾镇是拥有91.66平方公里的建制镇,我们正在努力打造若干个基于产业为核心的非建制镇的块状功能区,是以“小镇+若干个特色功能区”所组成的“小镇+”模式,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既有交集又有区别。


  笔者:枫泾在这么多年的特色小镇实践中形成了哪些心得?


  张斌:无论是特色小镇,还是特色小城镇,其本质是什么?特色小镇的本质是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是特色小镇的三个维度空间,不可缺一。这也是把特色小镇区别于产业园区、建制镇、乡村建设、房地产的根本所在。特色小镇是产业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融为一体的新型社区空间。


  笔者:对于特色小镇建设,您还有哪些思考?


  张斌:首先,特色小城镇建设一定要有以交通为核心的重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从国外大都市圈形成的历程看,小城镇发展基本上都是沿着城市轨道交通延伸发展的,城际快铁两侧是未来城镇发展的重点方向,由于缺乏城市轨道交通的连接,小城镇建设易成为孤岛,缺乏与大城市的联动发展,更无法承担功能分工。


  其次,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一定要联动周边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作为大都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城镇发展要与之联动。特色小镇建设应与周边大中小城市发展战略融为一体。小城镇若游离于城市格局之外,缺乏整体上的协调和呼应,这种“孤岛式”发展将使小城镇处于城镇发展的最短板。国际化大都市不仅需要大城繁华,更需要小镇美丽。


  特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实施“一镇一策”。采用“千镇一策”方式,很难使“千镇”出现共同繁荣的状况。


  特色小城镇建设要配套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当前小城镇建设多呈现出“小马拉大车”,依靠“小政府”来治理“大城镇”的情况,小城镇的行政体制权限与现实所需不相匹配。需要赋予小城镇与行政职能相对应的建设、发展、治理权限,通过“强镇扩权”,形成与小镇发展相适应、权责一致、运转协调、便民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


  特色小城镇建设要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城镇运行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小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城市环境优劣,也决定小镇文明程度的高低。更主要的是小城镇管理一定要发挥市民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


~~~~~~~~~~


  今 日 观 点


  【谈在PPP快速发展背景下寻找一条发展之路】PPP作为目前环保项目主要形式,在项目数量和规模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同时,PPP相关风险也逐渐暴露,如何在PPP快速发展背景之下,寻找一条兼顾健康有序发展的和谐之路是业界所期盼的。作为民营企业,在PPP项目中优势并不突出,除了要有积极的心态参与到PPP项目中,同时对于有些项目在和国企、央企的竞争中,我们可以通过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和装备等形式,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到项目中,从而分一杯羹。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李月中


  来源:同花顺财经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365bet新网址,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